期刊简介
《肝胆胰外科杂志》是肝胆胰外科的专业性学术期刊,创刊于1989年,2019年1月起正式变更为单月刊,每月25日出版,国内外公开发行。本刊的办刊宗旨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卫生工作方针、政策,坚持理论与实践、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反映我国肝胆胰外科的新进展、新动向,促进学术交流。
点击详情 >主管单位: 浙江省教育厅
主办单位: 温州医学院
出版部门: 《肝胆胰外科杂志》编辑部
国际标准连续出版号: ISSN 1007-1954
国内统一连续出版号: CN 33-1196/R
邮发代号: 32-107
出版周期 双月刊
创刊时间 1989
出版地区 浙江
出版地区 浙江
订购价格 340.00
杂志荣誉 本刊已被国家科技部列为“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中国科技核心期刊)
电子信箱: mlunwen@163.com或mlunwen@126.com
往期目录
-
1999
-
2000
-
2001
-
2002
-
2003
-
2004
-
2005
-
2006
-
2007
-
2008
-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2014
-
2015
-
2016
-
2017
-
2018
-
2019

- 杂志名称:肝胆胰外科杂志
- 主管单位:浙江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温州医学院
- 国际刊号:1007-1954
- 国内刊号:33-1196/R
- 出版周期:双月刊
-
胰头癌手术范围对预后的影响
目的:探讨胰头癌切除范围对预后的影响.方法:对比分析95例胰头癌患者中44例行经典胰十二指肠切除及51例行扩大胰十二指肠切除的生存期、手术并发症和死亡率等.结果:扩大切除组和经典切除组术后1、3、5年存活率分别为72.5%、45%、17.5%和47.73%、19.35%、6.4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扩大切除组1、3、5年存活率较经典切除组明显提高(P......
作者:郑树国;何振平;别平;李智华;马宽生 刊期: 2000- 03
-
甲氰咪胍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
目的:观察甲氰咪胍对恶性梗阻性黄疸病人术后细胞免疫功能的影响,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44例病人随机分为甲氰咪胍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两组间术后感染发生情况;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T淋巴细胞亚群变化.结果:治疗组术后感染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9%对36%,P<0.05);治疗组术后周围血CD4+细胞计数、CD4+/CD8+比值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围手术期应用甲氰咪胍可以改善恶性梗......
作者:孙卫红;曾思务;惠希增;曹宗献 刊期: 2000- 03
-
原发性脾脏肿瘤(附16例分析)
目的:探讨原发性脾脏肿瘤的诊断与治疗.方法:回顾分析仁济医院1990年7月至1998年7月间原发性脾脏肿瘤16例,其中良性8例,恶性8例,全部行脾脏切除,3例附加胰腺体尾切除.结果:全组无手术死亡,脾良性肿瘤预后良好,随访5例恶性淋巴瘤病例,3例分别于术后7个月、9个月和18个月死亡,死于肿瘤复发,1例生存8年健在,1例术后5个月仍在化疗中.结论:原发性脾脏肿瘤早期诊断很重要,治疗选择及预后与病理......
作者:张琳鑫;施维锦 刊期: 2000- 03
-
单次激发厚层投射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单次激发厚层投射磁共振胆胰管造影(SSFSE)对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32例肝外胆管梗阻性疾病(肝外胆管结石8例,恶性胆管梗阻24例),全部病例均经手术和病理证实.结果:全部32例MRCP检查均一次成功,胆胰管显示满意.MRCP对肝外胆管梗阻程度的判断和定位诊断准确率为100%,结合常规MRI图像定性诊断准确率为90.6%.结论:SSFSE检查成功率高,操作简单快速,对......
作者:王美豪;郭献日;黎金林;温新东;翁传政;吴恩福 刊期: 2000- 03
-
胆道多次手术原因分析及处理对策
目的:探讨胆道多次手术的原因及处理对策.方法:对我科过去10年来收治的胆道三次以上手术者3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胆道多次手术以医源性胆管损伤(58.3%),肝内、外胆管结石(41.7%)为主;胆道多次手术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初次手术本身带来的并发症,②原手术方式选择不当或未能彻底解除病因,③手术后遗留病灶或疾病复发;胆道多次手术治疗以胆肠Roux-Y吻合疗效可靠,优良率为83.8%(......
作者:何效东;熊剑平;高静涛;胡兵;李庆怀 刊期: 2000- 03
-
老年胆囊结石伴内科并发症围手术期处理
目的:提高老年胆囊结石患者的治疗水平.临床资料:对100例病人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发现89例完全治愈,11例症状缓解.结论:根据老年特点,选择手术方式并加强围手术期处理.......
作者:阮景德;张成裕;刘恕 刊期: 2000- 03
-
MRCP对胆囊切除术后问题病因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磁共振胆胰管成像(MRCP)在胆囊切除术后问题(PCP)病因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采用快速自旋回波水成像技术对33例PCP病人进行MRCP检查,并根据手术及病理情况评估其诊断符合率.结果:33例病人均获得了满意的MRCP图像,且无特殊异常反应,在27例胆胰相关病因的诊断中,MRCP的诊断符合率为88.9%(24/27);而在6例非胆胰相关病因的诊断中,其诊断符合率为0.结论:MRCP对PC......
作者:王成;黄强;胡元国;吴晓明;王昌新 刊期: 2000- 03
-
腹腔镜胆囊切除中转开腹手术352例分析
目的:探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C)中如何把握中转开腹手术的时机以及避免术中并发症发生的操作技巧.方法:总结我院LC中转开腹352例(术中未发现并发症情况下主动中转323例,出现并发症后被动中转29例)的手术效果.结果:主动中转开腹病例均一次性顺利完成手术,术后未出现严重并发症,平均住院天数10.5天,被动中转开腹手术损伤大,甚至改变正常的生理途径,增加了病员痛苦,住院时间长,经费消耗大.结论:LC......
作者:范育林;徐义仁;王敬民 刊期: 2000- 03
-
急性化脓性胆管炎的内镜治疗
目的:探讨急性化脓性胆管炎内镜治疗的作用.方法:对82例发病年龄较大,伴发病较多,手术麻醉风险较大的急性胆管炎病人行急诊内镜治疗,包括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鼻胆管引流(ENBD),乳头括约肌切开(EST)及取石术.结果:除2例失败外,余均获成功,其成功率为97.6%.对胆管炎治疗的有效率为100%.除25例经内镜胆道引流后择期手术外,其余55例均经内镜治愈(68.8%).与内镜操作相关的并发......
作者:吴卫泽;王建承;陈胜;费健 刊期: 2000- 03
-
胆囊管低位汇合的临床意义
目的:探讨胆囊管低位汇合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复习胆囊管低位汇合的解剖特征,回顾分析4例临床少见病例.结果:胆囊管低位汇合有其与众不同的解剖特点,是造成术中胆囊管残留过长或胆囊管结石残留以及总胆管损伤的解剖因素.胆囊管低位汇合的术中判断,除耐心细致的手术操作,看清三管关系外,还可通过总胆管切开探查及术中胆道造影等方法予以明确.胆囊管低位汇合中,过长胆囊管的去与留,应根据胆囊管内有无结石残留以及总胆......
作者:冯寿全;赵林;吴萍山 刊期: 2000- 03
动态资讯
- 1 缺血预处理对大鼠肝脏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延迟保护作用及机制
- 2 高龄胆道疾病的围手术期处理
- 3 ETS2基因表达与肝细胞肝癌术后复发的相关性及机制研究
- 4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应注意的若干问题
- 5 肝胰岛细胞联合移植的临床应用(附1例报告)
- 6 胆道变异预防胆管损伤6例分析
- 7 脾脏错构瘤一例
- 8 重症急性胰腺炎死亡原因分析
- 9 早期肠内营养在重症急性胰腺炎治疗中的应用
- 10 以肝圆韧带为标志左肝管显露术的应用性研究
- 11 5种影像学检查方法对胰腺癌诊断价值的比较
- 12 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后胃瘫19例诊治及护理体会
- 13 逆行胆囊大部分切除术的临床再讨论
- 14 原发性肝癌合并胆管癌栓的诊治进展
- 15 细胞周期调节分子与胰腺癌发生、发展及预后的关系
- 16 保留肝动脉血流间断门静脉阻断在肝切除术中的实验研究
- 17 三苯氧胺对人胰腺癌细胞抑制作用机制的研究
- 18 放宽胆囊息肉样病变手术指征的必要性
- 19 大黄联合早期肠内营养对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
- 20 生长抑素对大鼠坏死性胰腺炎GH-IGF-1-白蛋白轴的影响及其对肠黏膜屏障的保护作用